以港珠澳大桥建设为龙头,珠海正全力打通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交通瓶颈,提升重大交通枢纽的集疏运能力,冲刺珠江西岸交通枢纽城市; 未来5年,中山将以深中通道为龙头,投资亿建设“珠西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在江门,珠中江地区最大、始发线路最多、站台数量最多的铁路枢纽站——江门站即将开工,剑指“珠西综合性交通枢纽”; …… 珠江西岸,三城竞合,一场交通大格局的共同突围已经开始。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先导力量。按照广东省“十三五”规划,中山定位为“珠西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江门被确定为“珠西综合性交通枢纽”,珠海则是“珠江西岸核心城市”。 枢纽,是指城市网络中的中心环节。交通枢纽城市是综合交通网络节点上形成的客货流转换中心,承担着区域人员物资组织中枢作用,在区位、交通、政策、资源等方面拥有更多优势,也对城市的交通设施、经济实力、综合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交通为先导、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为支撑,珠江西岸城市群崛起、珠三角的东西均衡发展正在开拓新的空间。 特区珠海如何担当核心和枢纽? 14日,连接珠海东西之间的第三条通道——洪鹤大桥正式获批,主体桥梁结构将于12月开建。以洪鹤大桥为代表,珠海正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全力建设珠江西岸交通枢纽城市。 珠海拥有毗邻港澳对接国际之区位优势,拥有港珠澳大桥、机场、港口等战略资源,形成了包括“海陆空铁”在内的立体化交通体系,建设珠江西岸交通枢纽更具比较优势和坚实基础。其中珠海机场是西岸唯一的民航机场,高栏港是珠三角最好的深水港口,成为珠海的独特优势。 硬币的另一面是,珠海也面临经济总量较小、东西交通联系不畅、对外交通通道待完善等短板。珠海迫切需要紧抓港珠澳大桥机遇、完善交通配套、做强产业支撑。 机遇和挑战如影随形。“城市发展,不进则退。珠海如果不抓紧,机会又会偷偷溜走。”有观点指出,在珠中江三城竞合的形势下,如果珠海不能加快布局、加快推进项目落地,目前的领先优势,将也有可能会被逐渐消解。 珠海之势海陆空铁齐头并进立体交通特色凸显 “架座大桥通港澳,修条铁路通全国,建设机场通世界。”这曾经是珠海人的三大交通梦想,如今这一梦想逐步照进现实,昔日的“交通末梢”形象早已彻底改变。 港珠澳大桥是重塑珠海交通区位的“命运工程”。在其通车后,珠海将成为我国唯一一个同时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承担沟通港澳与粤西乃至大西南的桥头堡角色,在全国交通格局中的地位更加显现。 “双港”的不断发展,为珠海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资源。作为珠江西岸唯一的民航机场,珠海机场近年来客流量猛增,今年预计突破万;高栏港是珠三角地区水深条件最好的深水港,其年吞吐量在已破亿吨,成为珠江西岸唯一的亿吨大港。 在铁路方面,广珠铁路、广珠城轨相继通车,广珠城轨在年接入全国高铁网络,未来广佛江珠城际轨道也将在珠海机场与广珠城轨延长线汇合。 “海陆空铁”交通的全方位建设,塑造了珠海立体化交通大格局,成为珠海建设珠江西岸交通枢纽的独特优势。在年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年)》中,珠海已是与广州、深圳并列的交通枢纽城市。 作为广东“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珠西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珠西综合性交通枢纽”,中山、江门在交通建设上也不断发力。 江门,东连珠三角,西接粤西,与六市相邻。即将动工的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原广珠铁路江门南站)是深茂铁路、广佛江珠城际、广珠铁路、广珠城际、江恩城际等多条轨道交通以及江门城市轨道交通线的交汇点,是我省除广州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以外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中山,处于珠江口东西南北的十字路口,深中通道、深茂高铁、广珠城轨纵穿其中。按照中山的规划,中山未来5年将投亿建设现代化、立体式、综合型大交通体系。 “江门被省‘十三五’规划定义为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这主要指它沟通珠三角与粤北粤西这个功能。”广州地理研究所人文与区域研究部副主任吴旗韬说,“至于中山,在深中通道建成后,将成为沟通珠三角东西两岸区域性交通枢纽。” “三座城市地理位置不同、城市定位不同、交通资源不同,虽然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交通枢纽,但实际上各有侧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邵念荣指出,“珠海是核心城市、特区,交通体系完善,国际化程度高,有连接港澳的使命,综合优势更加突出;中山是深中通道的珠西桥头堡,着重于陆路交通枢纽发展;江门是珠三角连接粤西的城市,辐射面广,着重于铁路交通枢纽发展。” 珠海之困经济力量偏小内部瓶颈待破 一般而言,交通枢纽城市通常凭借发达的社会经济区位与畅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在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中逐步形成。社会经济发展派生了交通运输需求,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城市在区域中的经济辐射与聚集作用,也决定了城市须具有的交通运输功能。 可见,经济发展水平是交通枢纽城市形成的关键因素。省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再齐也表示:“要想建成一个交通枢纽型城市,不仅仅交通设施要通达健全,还要有足够的产业支撑。” 然而,在珠中江三城当中,珠海的经济体量最小。“珠海虽定位为核心城市,但在珠中江三城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GDP总量最低,当‘老大’底气还不足。”珠海市人大代表、福联造型材料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树忠说。 除了经济总量偏小外,珠海在地理格局上也有一定的劣势。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设计分院院长张福勇指出:“珠海东西跨越空间太大,城市格局上又是一种东西双城结构,中间还有磨刀门、泥湾门等水道以及山体阻隔,这导致东西部通道建设难度大、成本高,总体滞后。” 邵念荣也持同样观点。他认为,珠海交通目前最明显的短板就是东西部之间交通主干道的不足,“必须积极推进港珠澳大桥落地后向粤西延伸的交通大通道,构建便捷的公路交通。” 在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开始凸显。据珠海市交通局数据,珠海近十年来,小客车保有量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0%,且高增长势头并未改变,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珠海机动车保有量达52万辆,是十年前的5倍。而且,珠海用车强度大,车辆的日均车行次数达到了3.14次,高于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 由于市政道路和基础设施配套不能满足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交通拥堵问题显现,给枢纽城市的建设形成了挑战。 此外,珠海的机场、口岸、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建设仍有待完善。以机场为例,珠海机场目前仍无开通国际口岸,与之衔接的金海大桥、珠机城际二期、广佛江珠城轨均尚未动工,建设任务还很重,这使得机场在集疏运体系的战略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珠海之路促交通产业落地融合变交通枢纽为经济枢纽 交通建设,如今已成为珠海的重点工作。按照部署,珠海将突出产业、交通、城市三大抓手,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交通枢纽地位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快建设开放型创新型珠江西岸核心城市。 《珠海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年建成“五横九纵”的路网主骨架。其中“五横”包括:西部沿海高速、香海大桥、珠海大道、港珠澳大桥连接线(洪鹤大桥、鹤洲至高栏高速)、金海大桥。 可以想见,“五横”一旦成型,将大幅缓解珠海东西交通之困。然而,香海大桥、金海大桥的构想已提出多年,进展相对缓慢。 “珠海交通建设目前最关键的是抓落实,要加快重大项目的建设,使交通格局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指出。 陈再齐指出,港珠澳大桥是未来珠海交通体系的龙头,一定要加快谋划通关制度的安排,否则如果通关效率低下,其对珠海的带动作用将低于预期。 “另外通过大型交通设施引进来的资源,要有一个载体来承接,珠海应充分利用现有土地空间,规划和建设综合性功能区,加快推进目前提出的大桥经济区的建设,使交通建设与产业发展加快融合,将交通枢纽转变为区域经济枢纽。”陈再齐说。 跳出珠海看珠海,珠海建设西岸交通枢纽与中山、江门有竞争,更有合作。 张福勇指出,广东省当前正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珠江口西岸就需要珠中江三市共同谋划,打造区域大交通格局,“三地只要错位发展,都可以承担特定的交通枢纽功能,这对整个西岸城市群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连接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辐射带动粤西加快发展的使命,不是珠中江某一个市能单独能完成的,三座城市要共同谋划。”张福勇进一步指出,“实际上就算珠中江三市加起来,面积也不算大,应该把眼界打开,把珠中江看成一个珠江口向粤西辐射的集团,共同建设通往粤西的大通道。比如珠海和江门正在合作谋划的黄茅海大通道,就是非常好的范例。” “在西岸地区,珠海拥有唯一的自贸试验区,国际化程度更高,人均GDP水平更高,产业结构也相对高端,再加上丰富的科教资源,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占得先机。只要利用好当前的立体化交通优势,加快完善内部路网的建设以及大桥、口岸、空港、海港等集疏运体系,我们有理由相信,珠海将成为珠西城市群中最具影响力的交通枢纽城市。”陈再齐说。 ■专家建议 组织好对外交通枢纽“水到渠成” 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的日益临近,珠海建设珠西交通枢纽的进程必须不断加快。在珠中江三城竞合的背景之下,珠海如何抢抓机遇,成为真正的珠西交通枢纽? 有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珠海应该抢抓港珠澳大桥机遇,联合港澳,提高大桥的通关便利性。珠海港、珠海机场是珠海特有优势,要强化其与其它城市的交通便捷性,要把珠海机场打造成国际化机场。另外,珠海还应用好高铁资源,推动广佛江珠城轨提升为高铁支线,使珠海真正并入全国高铁网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孔令斌: 首要强化交通对外便捷性 对于一个城市群来说,每一个城市在对外衔接中都有各自的优势,在交通网络化趋势明显的珠三角地区,每一个城市都可能成为枢纽。 因此,珠海要更加注重重点交通设施对外沟通的便捷性。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城市行政区划未必合理,所以城市的发展可以以更大的视野来谋划,不必局限于行政区划。 以珠海为例,它是一个东西跨度很大的城市,如果仅从自身来看,这就是珠海的劣势。但是,我们要跳出自我局限,高栏港行政区划上属于珠海,但是在腹地上远不止珠海,珠海不能只局限于自身与港口的对接,要强化高栏港对中山、江门等其它城市的服务对接。珠海机场也是同样的道理。 随着珠三角交通的网络化进程,去中心化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在城市内部,每个片区都会有不同的交通职能,产业分工也会越来越明确,组织好每个片区的对外交通,自然而然就是一个交通枢纽。 广州地理研究所人文与区域研究部副主任吴旗韬: 建设枢纽要突出四个重点 珠海应该从四个方面来加强珠江西岸交通枢纽的建设: 首先,要充分利用港珠澳大桥带来的交通优势,联合香港和澳门争取国家的支持,优化港珠澳大桥的交通管制、交通组织方案,优化通关程序,提升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江口西岸与香港的重要交通廊道功能。 其次,要通过加强向珠江口西岸以及粤西地区的交通网络建设,提升珠海作为连接香港和粤西地区交通枢纽的作用。主要指高速公路方面,加强珠海向中山、江门、阳江方向的交通网络建设。在深中通道建成之前,珠海要充分地发挥港珠澳大桥对于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作用,使珠江口东岸可以凭借港珠澳大桥,快速的向珠江口西岸地区进行交通联系。 第三,加强海港建设。主要是要加强沿线内陆的无水港建设,既利用目前已经建设的广珠铁路,在泛珠三角地区加强珠海港与内陆地区的无水港的建设,也可以考虑铁海联运建设粤新欧大通道,珠海在这块是具有极大优势的。 第四,加强空港的建设。充分利用机场加强提升珠海在珠江口西岸的交通枢纽作用,特别要加强与国际和国内的航线建设,同时依托机场来进行临港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设计分院院长张福勇: 以交通建设重塑城市格局 首先,珠海要抢抓高铁资源,争取把广佛江珠城轨提升为高铁支线。广佛江珠城轨联通了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要争取把它提升为国家高铁线路的支线,向北联通深茂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向南延伸至横琴、澳门,在珠江西岸形成一条纵贯南北的高铁通道。 第二,珠海是口岸城市,要把口岸建设成交通枢纽。横琴口岸、港珠澳大桥人工岛的交通枢纽规划就很周全,还可再具体谋划。珠海机场要努力开通国际口岸,加强与澳门国际机场的合作,提升机场运力,共建国际性航线。 第三,要以枢纽建设引导城市空间拓展。综合交通枢纽具有锚固城市空间的功能,如果在珠海西部形成一个高效便利的综合交通枢纽,围绕它建成中心城区,就可以拓展城市空间,引领城市格局的变化。 来源:南方网 限购满月,珠海有7个区域楼价突破3万元/平 政策▏年票要取消啦!珠海等8市已上报方案,车主一年至少省元 洪鹤大桥已经正式动工,香海大桥将调整 今年第四批断头路、半幅路即将迎来改造明年五一前竣工 赞赏 长按长沙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