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3/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上一篇文章分析了肇庆衰落的原因,如果大家细心看,其实也可以发现珠海作为一个禀赋并不差的珠三角城市,发展速度却基本是在珠三角中倒数,不但跟不上广东平均速度,甚至比不少山区县市都差,只是近几年中央和省府大力支持才有了点起色。为什么会比较差呢?个人感觉因素是多样的,既有城市先天地理条件的问题,也有后天行政区划和城市发展战略的问题。

一、珠海的优势和缺陷

说到珠海就不得不说对珠海城市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四个地理因素:

一沿海,这使得珠海作为海洋城市能够在大航海时代享受航运、贸易、金融、旅游、进出口等优势经济条件。

二是入海口,而且又十分靠近珠三角核心区,所以珠海理论上可以通过航运还有沿着河流分布的陆路交通源源不断地吸纳内地资源。

以上两个因素是珠海的利好因素,而珠海的经济发展也基本与以上两个因素息息相关。然而这两个因素和其他因素配合起来却又造成了珠海的劣势:

三是巨大的将军山、尖峰山、五桂山、凤凰山等山脉由东至西横伸,将此处的珠江西岸简单粗暴地劈开,分成了北中山,南珠海两个地方,这直接使得珠海市与珠三角核心区割裂,首尾难呼,交通不便。

四是西江、崖门水道(潭江)、虎跳门水道、黄杨河、泥湾水道、马溜洲水道等大江大河又简单粗暴地将珠海分割,分成了香洲、斗门、金湾、横琴、平沙等大大小小十余块小得不能再小的土地,相互之间也是难以呼应,交通不便(好吧,其实也不能这么说,毕竟以前珠海还是一片汪洋中的海岛,是后来才逐渐变成陆地的,所以应该换过来说是珠海把海洋分割成了河流(笑))。

但无论原因如何,以上两个因素是珠海的利空因素,使得珠海的地理条件支离破碎、难以联系呼应,并导致珠海面临土地少、人口少、原料资料少、陆路交通不便、区域经济互助提升困难、与内陆用地联系差、经济发展潜力小等问题。

二、珠海发展战略

在这种情况下,理论上珠海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沿海沿江城市优势,将重心放在进出口生产、进出口贸易、港口运输、外商投资、金融、旅游、教育、医疗等方面才能获得较大发展空间。根据珠海的地理位置,这就要求珠海的经济重心或者市区建设更多地往东边和南边倾斜。

同时鉴于自身的人口和资源劣势,珠海还必须大规模地引进外来人口和外来资源。但如何才能吸引外来人口和外来资源呢?千方百计地加强与人口密集区还有内陆腹地的联系是首选。又根据珠海的地理位置,这就要求的市区建设和交通布局等更多地向北边和东边倾斜。

一个是向东和向南,另一个则是向东和向北。这里面因为地理条件的原因,珠海理论上是没有北边的,或者说珠海的北边是大山,没有发展空间。所以珠海的最东其实就类似于最北,即唐家湾那里,是与内陆腹地靠得最近而且交通最便利的地方。对应地,珠海的向南就是香洲区(狭义的南屏、前山、山场等区域,也就是珠海如今的市区核心),但经过多年发展,还有香洲自身的地理条件问题,现在已经基本处于饱和期,难以再有较大发展空间。

三、香洲的局限

香洲面临的劣势主要有:大山遍布,即使是在市区都有加林山、板樟山、将军山、景山、脑背山、凤凰山、笔架山、白沙岭等大大小小十余座山,建设用地严重不足(但没了这此山也不一定是好事,毕竟珠海近海,风大浪急,有山挡风安全)。同时又受到上述提到的多条河流的割裂,交通条件差,街道与街道、市区与郊区和乡镇之间都难以互动,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外加行政区域上的神来之笔,使得珠海更加割裂。这个神来之笔主要指坦洲、神湾、三乡三个镇(一提起这三个镇就够珠海中山网友吵好几天的了)。按地理单元来看,坦神三这三个镇处于五桂大山之南,应该是往南走更方便些,是与珠海市区互补互促的乡镇。但不知怎地,这三个镇偏偏被划归了中山。一方面这三个镇的居民生活生产极不方便(尤其是坦洲),另一面则是珠海直接由条形城市变成了V形城市,又市区刚好在V字的东边,使得珠海市区与西边的斗门、金湾进一步割裂——本市的乡镇去市区还要经过另外一个城市,这在全世界都是少见吧?

这种行政区划使得香洲基本失去后续发展空间,这可怎么发展?大家现在看到房地产商经常炒坦洲划给珠海或者至少同城化,但事实哪有这么容易。眼看坦洲的房价因自己被炒得如火如荼,但收益又不属于自己,为他人作嫁嫦的苦只有珠海自己才知。身心严重受创的珠海最后只能打起了发展横琴的主意——可那是比香洲还更偏更山的海岛啊,发展起来真的不会成为空城吗?(好吧,我们发现过了几年之后,现在也没什么人再提十字门商务区了)。

另外,因为五桂大山的存在,在五桂山南边建设市区的珠海也身心很不健康地与珠三角严重割裂,交通闭塞使珠海成了偏安一隅(这里可能用词不当,未找到适合的词,时间赶胡乱用一个,请莫见怪)的城市。而且过了这么多年,世界大势已经发生变化,当今的世界是:世界经济看中国,中国经济主要看广东等沿海省份,再广东经济主要看珠三角。所以偏安一隅的珠海虽然有沿海沿江的优势,但也有地处偏远陆路交通不便的劣势。

这时候可能会有人说,虽然香洲有这样的劣势,但香洲毗邻澳门,可以受澳门的经济带动啊。理论上是的,但那更多是在珠海设市的初期,如今澳门对珠海的经济带动作用十分的小。毕竟澳门也只在几十万人口,又没有丰富的产业支撑,对香洲的经济辐射作用一般。而事实上如今的香洲发展基本是直接面向整个中国和全世界的,尤其是受珠三角的带动。这一点大家观察珠三角各个城市的市区发展情况就会有感觉:四周环山的珠三角各个城市基本都是在朝向珠江入海口的同时朝向珠三角内发展的,而不是反过来朝向珠三角外发展的。也就是既立足大陆腹地又尽量往海洋延伸的城市格局。

又有人可能会说港珠澳门大桥通了之后香洲应该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理论上也是的,只是对面的香港也已经是瓶颈,带动作用一般(香港GDP现在是和广州、深圳相仿)。与其单靠一个瓶颈的香港,为何不依赖整个蓬勃发展的珠三角?而且这里面不知道是哪一家的别出心裁,竟然把港珠澳大桥设计成了单Y结构,使得粤西和珠海无法连接深圳和粤东这个珠三角乃至全世界的重要增长引擎。所以说这时的香洲发展又能有多好?(这个日后写港珠澳大桥背后的博弈会说到)。

四、唐家湾的潜力

上面点评了珠海向北和向南发展的两个方向,剩下就只有一个方向,向东。那珠海的最东端是哪里?好吧,唐家湾出来了。所以个人估计以后珠海的发展重心应该是东部的唐家湾。

说到唐家的发展潜力,上面已经基本分析过:一是按目前来说,珠海这个城市最靠近珠三角核心的是唐家湾,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例如为什么美国东部沿海的纽约最繁荣?除了美国国内原因的东部平原多人口最密集外(西岸的洛基山脉、科迪勒拉山系比东岸的阿拉巴契山脉更夸张),国际原因则是纽约最近欧洲、非洲、中东这些人口密集区,纽约可以更便利地与欧洲等经济发达区的地区经济交流,互相促进。

同时还想跟大家分享一种看法:做房地产的都知道“金角银边草肚皮”(下围棋的也知道),如果是像珠海这样存在巨大横向山脉的城市,除非山脉一边是有巨大平原的(其实这在更大研究单元内也是金角的一种),否则个人多是建议在山脉的一端而非山脉的一边设市。因为在山脉的一端设市可以至少与山脉两边的城市建立联系,但如果是在山脉的一边设市,那就会与山脉另一边的城市脱离了,以致成了偏安一隅的城市。所以按照将军山到五桂山这种东西走向而且南边平原极少的大山势,如果要想经济发展良好,理论上珠海应该在五桂山的最东端建立城市。

换句话说,唐家是“背靠五桂山,面向珠江水”的大城市格局,还有湛澳岛这颗江中明珠,具体是“左有中山、江门、珠三西,右有香洲、澳门、大海洋,前有深圳、香港、珠三东,后有斗门、金湾、坦神三”。这里面斗门金湾等地方基本都是直接经三乡过唐家湾再上珠三角的,不用绕香洲这个大圈,更加方便快捷。

外加唐家已经十分完善的交通配套还有日后即将建设的深中通道,到那时唐家就是深中、港珠澳两桥分列左右,南北向有广珠城轨、广澳高速,东西向有西部沿海高速,省道线、省道线,再长远一点有粤西沿海高铁,所以发展空间理论上不错的。(好吧,其实当时定的是在唐家湾建伶仃洋大桥,只是后来改成了港珠澳大桥,当然也不用太灰心,未来还有深中通道)。配合中山翠亨新区共同发展,可谓前景巨大。

这里大家可能觉得唐家湾地方小,其实不然,唐家算上去都和现在的香洲差不多大了。而且关键是唐家四周环山中间平地,平整成坏而不像香洲那样支离破碎,建设效率和经济关联度更高。此外真不够地也可以填江(注意是江不是海,事实上唐家现在也已经做着这事了)。按比例算唐家在珠海20多个镇和街道中大概占0.7%的GDP和人口,应该还是有较大发展空间的。

但如果真的不想重复建设或者担心经济下行不适合大规模建新区,那就继续如今的香洲吧,只是建议跟中央、广东、中山协商等一下,争取拿到坦洲、三乡、神湾三镇,或者至少坦洲镇,不然珠海市区缺少建设用地,又城市破碎,真的很难发展。

但而且无论怎样,珠海要发展还是要靠唐家这个新经济引擎,要在唐家湾那边加快经济建设,或者至少把现有的高新区搞大搞活。所以大家珠海看看现在的唐家高新区,都在大兴大建,可能已经有人知道风向了。

五、缘何选址香洲

有人会问,既然唐家湾是这么好一个地方,为何当初还是选了香洲做政府驻点呢(事实上唐家湾也多次做过珠海地区政府的驻地)?对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是有时代和规划决策者的局限性吧。

一方面是当时的经济情况未明朗,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设市在香洲可能是考虑到日后澳门回归的经济承接和带动作用(但这里是更多地想靠澳门带动珠海,还是更多地用珠海处理澳门问题就不得而知了),只是这个计划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产生了不同的历史作用,再又是否适应当今的历史趋势的问题。

另一方面理论上珠海设市选址应该还与珠海本地两大政治经济族群的博弈有关,所以在唐家和香洲之间摇摆过——市区设在自己家族的大本营附近可以方便提升本家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力和收益(详见下文)。

当然还要考虑到珠海当时的现实情况,例如为了照顾偏远的斗门、金湾地区而把市区设在地理中心方便管理,毕竟那时生产力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不是每个人都有汽车,也不是每条道路都可以穿过五桂山;又或者本来香洲区已经有比唐家更好的经济基础,所以更适合建设也说不定。

六、风水宝地

说到珠海的未来在唐家湾,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资料:

一、珠海政府驻地其实是不断变化的,但基本是在唐家(唐家湾、金鼎、湛澳岛)和香洲(尤指前山、南屏、山场一带)之间轮流替换,换句话说,以上两个地方应该算是整个珠海市最适合人类居住和经济发展的风水宝地:

晋至陈朝隶属东官郡,隋朝隶属宝安县,唐代隶属东莞县辖。当时在今山场村设立文顺乡,是香山地区最早的行政机构。

宋朝以后,因这里盐业和银矿业兴旺,开始在山场村设置香山镇。至绍兴二十二年(年)设置香山县,隶属广州府。

沿至元、明、清三代。明末在前山筑城池,称“前山寨”,既是军事要塞,又兼管澳门和前山行政、外交事务。

年4月15日为纪念孙中山易名中山县,隶属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年中山县政府设在唐家。

年7月,海岛管理处移交给中山县,同年10月在唐家镇设立渔民区人民政府,管理48个大小岛屿和海湾。

年12月,设立中山县渔民区,管理珠海市的香洲、唐家、万山群岛、担杆列岛等沿海地区,区政府设在唐家。为加强海边防管理,发展渔农业生产,经政务院批准,于年4月20日成立珠海县,从中山、东莞、宝安划出一部分沿海地区及多个岛屿,成立珠海县,县址设在唐家湾,隶属粤中行署。珠海自此有了独立的行政建制。

年4月,恢复珠海县建制,县址设在香洲。

年6月,在原珠海县范围管辖区域设立香洲区,为县一级建制。以后珠海境内由广东省管辖的红旗、平沙农场划归珠海,年是珠海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庆。

二、珠海本土族群或者说在政商文圈子中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家大族也基本分布在上述两个地方,其中唐家(唐家湾、金鼎、湛澳岛)是唐姓、苏姓、卢姓、蔡姓厉害;香洲(前山、南屏、山场)则是容姓、梁姓、陈姓、杨氏、鲍姓厉害(中间互有迁徙混居,但仍有较明显的姓氏分区集聚)。其中唐家紧邻的中山翠享更是出了孙中山这个大人物。这应该进一步印证了山场村、前山镇、南屏镇、唐家镇、金鼎镇、湛澳岛这几个地方是珠海风水最好的地方。

民国《香山县志续编》记载,珠海地区的陈、唐、梁、容、杨、吴、陆、鲍、韦等主要姓氏,均系南宋宁宗开禧元年至度宗咸淳年间从南雄等地迁入。年人口普查时珠海市区共有姓氏种。[18]

珠江有“八门”,“五门”在珠海。珠海和澳门陆地相连,得西学风气之先。珠海挟五派之水,纳四海风云,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容闳之外,还哺育了他的中学同窗、轮船招商局第一任总办唐廷枢,清政府驻夏威夷第一任领事、华人首富陈芳,中国保险业创始人、“茶王”徐润,著名侨商、大新公司创始人蔡昌,留美幼童出身的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和尚诗人苏曼殊,华南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杨匏安,中共早期领导人、工人运动领袖苏兆征,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一任委员长林伟民,中国第一个世界乒乓球冠军容国团,以及著名版画家古元等等。

有道是“七丈出个伟人”,翠亨村因孙中山故居而闻名,而南朗镇也因翠亨村享誉海内外。除孙中山外,南朗镇的其他名人还有不少。在南朗镇政府负责人给记者的一份《南朗名人胜迹》中,里面记载了从南朗走出去的82位享誉中外的名人,他们当中还有为共和革命捐躯第一人陆皓东,中共早期领导人杨殷,一代艺人阮玲玉,从武到文的欧初等等。

三、再玄乎一点的,大家可以看珠海的山脉河流分布图,理论上是五桂山是西边来龙东边入江,唐家和翠亨(孙中山老家)正是山龙入首的最佳地方,所以出名人也是必然,于是就成了两个大人物,一个是翠亨的孙中山家族,一个是唐家的唐绍仪家族,都不错。对应地澳门、南屏、前山、山场、斗门、金湾等理论上是支脉。但并非说谁优谁劣的问题,风水这东西是各有优劣的,例如出大人物的地方可能又是人丁少的,不怎么出大人物的地方可能又是人丁兴旺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七、附唐家湾镇简介

唐家湾镇隶属于广东省珠海市,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北部,珠江口西岸,北、西面临中山市南蓈、三乡两镇;南面、西南面与市区前山街道办界涌村和东坑村及翠香街道办的神前村接壤;东临珠江口,与香港大屿山隔海相望。[1]唐家湾镇有唐绍仪故居、苏兆征故居、唐家三庙抗日纪念碑等文物古迹。唐家湾镇先后出现唐池、唐步蟾、余楫等文化艺人。[1]

截至年9月,下辖唐家、唐乐、鸡山、后环、银星、那洲、永丰、淇澳、北沙、会同、宁堂、官塘、下栅、上栅、东岸、金峰等16个社区。年,总人口人,其中户籍人口人。[1]年工业实现产值.1亿元、增加值4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5.5%和25.2%,增速居珠海全市第一。[2]

年,高新区主园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亿元,同比增长15.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均列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0.3亿元,同比增长2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9亿元,同比增长25.6%,增速均列全市第一。高技术制造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5%。年,将以高水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统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努力为珠海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作出贡献。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04-17

刀疤华

刀疤华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的专科
武汉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uhaishizx.com/zhsxw/22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