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珠海机场改扩建项目预计年底前完工。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

巨大的钢网架结构,形如碧波银浪,层叠翻涌动感十足,又如舒展羽翼的巨鸟,呈现出腾飞之势。在珠海金湾机场东侧,一座正在建设中的T2航站楼,整体造型已展露出来。

自年起,珠海机场改扩建、综合交通枢纽、空港物流园等机场核心区系列工程项目先后动工。如今,新航站楼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正进入内部装修;空港物流园已部分投入。随着珠机城轨二期及交通综合枢纽的同步推进建设,未来旅客可通过城轨直抵机场。

湾区之翼,珠海地标。预计到年,珠海机场新航站楼、综合交通枢纽将同步完工,具备投用使用条件。届时,珠海机场旅客保障能力将提升至万人次/年,较当前实现翻倍。同时,也将为后续“经珠港飞”项目的开展,创新区域间机场合作资源互补打下坚实的基础。崭新的珠海机场,也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西岸新的交通枢纽,为湾区世界级机场群联动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湾区展新翼。

●南方日报记者董谦君

新机场

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

珠海机场始建于年,于年通航。投用之初,其体量规模居于国内前列。但在实际运营中,珠海机场曾经历较长时期的客流量不饱和。直至近年来,珠海机场旅客吞吐量走上“爆发式”增长之路,并在年一举突破年客流量千万大关。

为应对日渐迫近的旅客保障能力峰值,年,珠海机场改扩建项目启动。作为广东省、珠海市重点建设项目,其总投资达46.7亿元,建筑面积19.1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T2航站楼、飞行区,航站楼建筑面积平方米、建设24个机位的站坪,其中包含18个近机位和6个远机位。

新航站楼的造型结合贝壳和海浪元素,延续T1航站楼折线形立面,呼应周边山海特点,充分展现了湾区之翼的形象。其中,巨大的钢网架结构是点睛之笔。

今年4月28日,T2航站楼面积超6.5万平方米、重达吨的钢网架结构实现全面封顶,也标志着航站楼整体造型的亮相。要实现如此巨型的钢构网架整体提升绝非易事。航站楼的屋顶网架单次提升面积达2万平方米,其安装精度、提升同步性及结构的自身稳定性都是行业挑战项目。

首先是在施工前,数字吊装模拟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有效提前识别风险,充分进行数据分析。相较于传统的网架拼装工艺,新建T2航站楼的网架提升先在楼面原位拼装完成,再通过电脑程序自动化控制液压提升系统,以每小时4米的速度精确提升。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电脑终端控制系统就像是‘大脑’,液压油泵相当于‘肌肉’,两者相配合,实现一次性连贯、高质、安全的大跨度网架提升作业。”

事实上,不仅是屋顶网架的施工,整个T2航站楼的设计、施工阶段全程应用BIM技术,通过动画、数字模拟优化设计、指导施工,通过项目信息化提高管理功效,实现可视化、可检测、可运行的数字化运营。

如新建T2航站楼呈独特的T字形,是超长超宽大空间,且包括行李、机电、安检等多个系统,内部管线异常复杂。BIM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可视化设计,可模拟运输路线,减少行李系统和机电及其他专业的碰撞等问题。

据介绍,目前,T2航站楼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正在进行金属屋面及玻璃幕墙安装,室内装修装饰及机电工程也正同步进行;飞行区场道工程已完成西侧围界内迁移迁改及排洪渠施工,正进行T2航站楼站坪道面施工及地基处理,后续将大面积展开第二平滑道施工。

备受期待的珠海机场改扩建项目,预计于年底前完工,项目建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10.4万吨、年客机起降19.8万架次的运营需求。

新枢纽

串连双航站楼接驳珠机城轨

珠海机场改扩建完成后,其旅客保障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同时,也对地面交通连接、旅客分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珠海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项目随之而来。作为珠海市“十四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80.49亿元、总建筑面积58.1万平方米的珠海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于年开工建设。

“新的综合体将具备立体多维、智能高效、空陆联运的特点,成为珠海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重要一极。”航空城集团下属珠海航城机场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枢纽将无缝对接城际铁路站、轨道交通、长途客运站、市域公交等重要交通节点,形成三维立体的交通体系。

具体来看,综合交通枢纽核心区位于两座航站楼之间的中心位置,并紧邻预留的轨道交通站点,搭乘公共交通的旅客抵达后,通过步行可便捷抵达乘机区域。此外,该枢纽还建有超过个地下停车位,以满足自驾出行旅客以及航展期间的停车需求。而接送客平台的保留和扩容也可有效提升交通接驳效率。

珠海机场与珠机城轨的“空铁交会”之处,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将构建起机场高效快捷的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实现各类交通方式无缝换乘。其中,轨道交通无疑是最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uhaishizx.com/zhsxw/138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