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1日-5日, 斗门美食文化节 将在斗门市民公园举办! 共设展位逾个! 斗门辖区内 井岸镇、白蕉镇、 斗门镇、乾务镇、 莲洲镇、白藤街道等 五镇一街的本土美味, 看见形,闻到香,品得味, 是舌尖上的饕餮享受。 今天本侠就带大家看看, 在白蕉能尝到哪些美味~ 白蕉镇白蕉镇位于斗门区东南部,低洼近海,贯通南北的黄镜门水道和东西流向的天生河交汇,地域内27条长逾82公里的河涌纵横。江海相融、咸淡交界的独特水域,成就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白蕉海鲈”。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白蕉海鲈”,可做多道菜品。一方水土、一场食缘,酸甜苦辣、人生滋味,成为最具白蕉特质的“舌尖上的享受”; 吃艾饼、品咸茶,白蕉客家美食同样广受喜爱、大受赞叹。 1走进白蕉镇昭信村,水网纵横、鱼塘密布,这里大部分养的是“白蕉海鲈”。 “环境好,水好,养的海鲈就好。据白蕉镇渔业协会会长彭炳根介绍,白蕉镇位于出海口,西江多条泾流在这里与海水交汇,形成独特的咸、淡水地带。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无公害的水质要求,成就了闻名遐迩的“白蕉海鲈”。 “斗门区有着不可复制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决定其海鲈产业在全国的地位。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表示。数据显示:“白蕉海鲈”养殖面积约3万亩,其产量在广东乃至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9年“白蕉海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年白蕉镇获评“中国海鲈之乡”,并在今年助推珠海市获得“中国海鲈之都”国字号荣誉。 “白蕉海鲈可做多道菜。据斗门区餐饮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按常理,海鲜、河鲜通常是越新鲜越好吃,但冰鲜的“白蕉海鲈”与众不同,鱼腥味没有那么重,反而口味更佳。
资料显示:“白蕉海鲈”肉质肥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准妈妈和产妇吃的话既可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是益体安康的佳品;“白蕉海鲈”含有较多的铜元素,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补充。 想要体验不同的人生况味吗? 请来品尝“白蕉海鲈”菜品。 清蒸“白蕉海鲈”、酱蒸海鲈鱼、盐鲜“一夜情”、泰汁鲈鱼排、灌汤鲈鱼球、冰爽黄金海鲈丝、鲜花椒浸海鲈鱼、干锅鲈鱼干、锡纸烤鲈鱼……菜式多元,口感丰富。 在黄杨河东岸有一处 品尝美味的好去处, 即金胜美食酒家。
“已经开了12年。”据老板陈建勤介绍,酒楼位于“金坑村”和“胜利围”相交处,各取两处地名的前一个字,遂有了金胜美食酒家。
“白蕉海鲈蒸腊肉”是金胜美食酒家的拿手美味。“腊肉要肥瘦适当,放在白蕉海鲈上面清蒸。”42岁的大厨黄赐礼从业24年,做这道菜最为拿手。他说,腊肉的油汁与海鲈的鲜美融为一体,互相滋润,成就一道美味;海鲈嫩滑口感好,腊肉染有鱼鲜香。
品尝这道出品,发现腊肉切片大块、厚实。是不是由于“白蕉海鲈”鲜美无比,弥漫一股桀骜之气,须得咸硬透亮的大块腊肉,才能与之相爱相杀?
食材合并,烟火氤氲,互相滋润,彼此成就:美味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金胜美食酒家的第二道出品: 芝麻鸡。
鸡是果园鸡,走地养10个月左右,肉质好。简单处理后,先腌制两个小时,烫皮烘干、加入蛋白、芝麻等佐料,风干5个多小时,烤熟。吃起来皮脆肉滑,鲜美无比,汁水饱满,鸡香浓郁。 2白蕉镇有不少非遗美食,其中客家咸茶+糍粑、艾饼+叶仔糍,让人感受到独特的本土滋味。
据悉,白蕉客家咸茶从清乾隆开始盛行,摒弃了传统擂茶中的荤食,保留素食部分,并不断地发展其特色,具有解渴、清凉、消暑、充饥等多种功效,已经成为当地客家饮食风俗中最具特色的茶文化。年6月,客家咸茶被列入我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艾饼又称“艾糍”,是白蕉镇客家人的传统食品,因主要辅料取自“艾草”而得名。艾饼有着几百年的历史,虾山村以及白石村、小托村和赖家村里的客家居民,祖祖辈辈把制作艾饼这项习俗传承下来,很好地记载了客家人的饮食文化。年7月,艾饼被列入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白蕉镇有37个村居,烹制舌尖上的白蕉味道,有不少高手在民间。在白蕉镇泗喜村就有这么一家餐厅:开了22年的“新五食店”。 老板文哥早年在大排档里学艺,年在村里开起了这家饭馆。来这里吃饭,有两道招牌菜必点:黄焖鸡和焖芋头。 网络图 焖鸡香味四溢,肉质鲜美嫩滑。芋头软糯即化,让人回味无穷。 黄焖鸡好吃的秘诀是什么?文哥笑答:“嫩姜,还有自己养的鸡。” 网络图 焖芋头,食材源自粉糯大芋头,切成片状,烧猪肉爆炒过,蒸笼里蒸20分钟,最后在表层撒上葱末即可。芋头入口即化、绵甜香糯;爆炒过的烧猪肉肥而不腻,配米饭刚刚好。 美味多样,令人垂涎! 期待斗门美食文化节! 相关新闻: 在井岸尝遍斗门味儿!秘制重壳蟹、豉油皇焗白鸽鱼、濑糍水… 文:珠海传媒集团张帆 图:珠海传媒集团曾遥 责任编辑:赵思华 编辑:杨圣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uhaishizx.com/zhsrk/639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