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至8日,“心手相牵志愿情融合畅享无障碍”大湾区联动融创汇在珠海举行。活动旨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无障碍与志愿服务公益联动、融合发展,为办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提供智力支持、多元嫁接、多向奔赴。 宣传倡导相关法规、政策 推进无障碍与志愿服务融合发展 据了解,本次活动首次将“无障碍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无障爱”相融合,通过培训、交流、考察等形式,形成共识、聚合力量、增智赋能,宣传倡导《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促进该法落地落实落细,助力大湾区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全面发展。 同时,贯彻落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以大湾区联动融创,提升城市形象、服务大型赛会,共同参与、融合倡导,助力志愿服务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与志愿服务深入融合发展。 活动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作“宣贯两办志愿文件,倡导无障碍志愿精神”主旨报告,领会贯彻两办文件,诠释无障碍与志愿服务融合的时代价值。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谭建光作“中国式现代化与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主旨报告,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指明了志愿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 联合国儿基会驻华办事处儿童保护处项目官员李侁瑞以残障融合体验工作坊的形式,介绍全球残障儿童青少年发展概况,讲解儿童权利与残障融合命题的内涵与意义,从多维度阐述了残障儿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社会工作委员会主任李楠以“志愿服务——点亮我们的那束光”为题作主旨演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诠释从健全到遭遇意外,再到凭借顽强意志重新找到人生方向的坚毅历程,以实践案例诠释助残志愿服务的意义、内容、价值和憧憬。 介绍无障碍环境建设新态势、新需要 宣讲《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践意义 活动现场,社会各界代表围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实践意义,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讲解。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院长邵磊以视频形式作“交叉学科下的无障碍”主旨报告,介绍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科技赋能的新态势、新需要。 骆燕发言。 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展示馆组委会副主任、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无障碍环境促进委员会副主任骆燕以“全民友好无障碍文化传播的实践与探索”,介绍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建设中的理念升华与文化内涵。 李侁瑞讲授了媒体报道“残障融合”“无障碍环境建设”等议题时应遵循的原则。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厅宁中平以“无障碍检察公益诉讼和‘益心为公’志愿服务实践”为题,通过视频作主旨发言,解读我国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标识性概念和原创性成果,为世界法治文明贡献了新样本、新形态。 无障碍环境建设智库专家吕志强以“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既有卫生间改造案例分析”为题,详解无障碍卫生间建设中的细节与实操经验。 盈科律师事务所中国区执行主任李景武以“法律公益与志愿助残服务实践”作主旨报告,介绍律所的公益助残服务工作经验。据介绍,目前盈科律所在全国已建成个“助残志愿服务阳光驿站”。 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四级调研员成文锋介绍了珠海市残联“1+3+N”社会化工作模式,以及推进无障碍与志愿助残的创新实践。 广东省天行健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常青介绍天行健公益基金会无障碍公益志愿服务的实践分享,以天行健“5A”级社会组织的10年公益实践,诠释助残志愿服务与无障碍相融相汇、共同促进、大爱奉献的双向成就。 社会化推进“无障碍志愿服务” 以实践创新推动无障碍高质量发展 活动期间,全体人员参观了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暨“无障碍好设计”精品成果巡展、“融合无障爱携手向未来”残障融合儿童青少年摄影作品巡展,并观看了反映残障人平等主题的电影《小小的我》。 在交流互动环节,各嘉宾表示,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社会,追求平等、包容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志愿服务、志愿助残服务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活动为更好发挥媒体传播能量,展现媒体责任与担当,促进社会对“残疾”问题的公正理解,同时运用法治精神和力量,以“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为抓手,提供坚实权益保障,发挥公益律师在无障碍法律服务援助与助残志愿者权益维护方面的独特作用,聚力赋能共启“无障碍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无障爱”美好征程。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厅宁中平在主旨报告中强调,检察公益诉讼以更高效率、更小成本实现最佳办案效果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应当在粤港澳大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法治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期待检察公益诉讼与志愿服务同向发力、同题共答,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在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做好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志愿服务的融合创新中彰显良法善治。 吕世明总结活动时指出,联动融创汇的创新呈现,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呼唤,是社会化推进“无障碍志愿服务”的一次探索,效果极佳,反响热烈。 大湾区即将迎来全运会以及全国残特奥会等重大体育盛会,这是展示大湾区风采与人文关怀的重要契机。在盛会来临之前,活动联合助残志愿者队伍、媒体记者朋友、公益检察官以及公益律师等多方力量,在无障碍环境建设和志愿助残服务方面达成深度的交融与共识,创新融汇、价值凸显。 吕世明表示,要以实践创新,把无障碍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融合一体、功能放大、落实见效。让媒体宣传无障碍文化更为精准、更为有力;让“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更深更广地发挥效用;让舆论监督、检察公益诉讼成为保障无障碍高质量发展和助力志愿服务法治化的有力武器,为好、精、美叫好,向假、差、丑宣战,对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敢于斗争,真正做到“零容忍”。 吕世明同时表示,大湾区联动发展创建“珠海无障碍城市发展智库”,成立体验督导队,将“联动融创汇”这种形式再丰富再创意再扩展,植根于大湾区这片温暖而美丽的沃土,开出无障碍最美丽的花朵,结出志愿服务最丰硕的果实。 活动期间,着眼大湾区前景、大湾区发展、大湾区未来,发挥“无障碍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无障爱”的融合力量,最终全体参与者以媒体记者、检察官、助残志愿者等各方面代表达成共识,接下来将推出成果、宣传普及、示范带动、转化应用,以“小切口”推进一城一品一示范,以大湾区带动作用共同推进各地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来自检察机关、媒体记者、公益律师、志愿者、残联和社会慈善组织的工作者,与残疾人体验者等各界人士,联合发起《湾区无障碍融合志愿行联合畅约》,呼吁社会各界以平等友善、融合共享的态度对待需求群体,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无障碍理念宣传、畅享无障碍环境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为广大需求群体生活、学习、就业提供便利,以法律援助、检察公益诉讼等机制维护其合法权益,助力需求群体安全、便捷、有尊严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本次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共创共办,是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法治行”系列活动之一。来自全国多地的残联组织、新闻媒体、地方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公益机构、社会组织、相关行业以及青年志愿者代表共计50余人参与活动。 来源:“无障碍城市深调研”课题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uhaishizx.com/zhsrk/138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