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4/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白癜风医院好 https://m.39.net/disease/a_i5vcwdb.html
无障碍建设是保障社会成员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今年9月,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无障碍建设高质量发展迎来有力保障。以法治力量护航无障碍建设,也是珠海所做出的选择。年《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出台以来,社会各界对无障碍城市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据统计,目前珠海市民对“无障碍城市”概念的知晓率已达90%。在此过程中,珠海将无障碍城市建设与文明城市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媒体监督与调研、检察公益诉讼、适老化改造等工作有机结合,加快提升设施建设水平,完善各项制度设计,推动无障碍理念深入人心,让“有爱无碍”成为珠海打造民生幸福样板城市、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重要抓手。

①与文明城市建设相结合

加强理念宣传、设施建设

打造文明、包容的城市环境

“自己坐上轮椅后,我才知道残障人士日常出行有多么不容易。”今年7月,在珠海“有爱无碍”无障碍城市嘉年华活动期间,市民刘先生参与现场互动,体验了肢残人士出行的场景。“这场活动让我进一步理解了无障碍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我感觉收获很大!”“有爱无碍”无障碍城市嘉年华活动现场。活动的开展,是珠海近年来将无障碍城市建设与文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的一个缩影。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珠海持续将无障碍理念融入文明理念宣传,推动市民积极参与无障碍城市建设进程。与此同时,珠海还把无障碍建设列入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标准、“民生微实事”等项目,推动各类场所新建、改造了一批无障碍设施,为全市2.4万残障人士提供便利,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幸福感、获得感。

残障人士代表体验斗门区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

“无障碍建设不仅使我们的出行更加便捷,也让城市环境更加文明、包容。”今年8月,在斗门区“市民文明日”活动期间,肢残人士罗先生受邀体验了区内多个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向各场所管养单位提出建议。“希望珠海能在这方面能做得更好,让更多残障人士有机会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②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相结合

与“随手拍”“数字城管”联动

对市民有求必应、有诉必回

“这条盲道缺了一块砖,影响行人安全!”年底,有市民通过“文明珠海随手拍”平台反映,金湾区红旗镇一条市政道路的盲道出现破损。经平台转派、处理,相关单位立即对该盲道进行修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工作人员对盲道进行修缮。通过信息化平台收集、解决问题,已成为珠海推动无障碍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发展的背景下,珠海积极探索运用全市各类信息化平台,提升相关职能部门、单位的信息互联互通水平,实现对市民诉求的“有求必应、有诉必回”。为持续完善问题反馈机制,珠海发动广大市民通过“文明珠海随手拍”“珠海城市管家”等平台,积极反映无障碍设施建设不达标、管养不到位等问题,敦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

珠海残联与“数字城管”开展座谈会。

为构建精细化工作模式,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与珠海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展开合作,探索发挥“数字城管”平台信息化、网格化、精细化的优势,力求实现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的全方位监管,提升无障碍城市建设水平。

③与媒体监督与调研相结合

开展“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

加快推动公共场所整改

无障碍城市建设关乎全体社会成员,离不开各界的支持、参与。近年来,珠海通过与媒体深度融合,创新运用媒介功能,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对无障碍城市建设法规、标准的知晓度,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无障碍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社会各界代表参与“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

年以来,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南方都市报等单位持续开展“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对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开展走访调查,发布《珠海市无障碍环境蓝皮书》,在推动一批场所整改问题的同时,为《条例》立法工作奠定基础。随着时间推移,“深调研”已成为集调研、宣传、培训、监督、研究等内容为一体的大型课题项目,获得社会各界广泛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uhaishizx.com/zhsms/140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