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专家 出席文学?现场 6月11日,珠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方守金、郭海军出席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第49期文学?现场,作主题为“夹缝中的人物痛感及其感情表达——从陈继明近期小说创作谈起”的文学沙龙。 在本次文学?现场,市评协副主席方守金、郭海军从新时代文艺评论的角度切入,以陈继明的小说作品,尤其是近几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为例,与珠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陈继明面对面,共同探讨小说创作的若干问题。 市评协副主席郭海军认为,陈继明小说的独特性首先来源于独特的人物,郭海军总结出小说中的三类人物:乡土人物、城市人物、第一人称出现的“我”。陈继明不同小说中的人物既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又是统一的整体,共同撑起广大的精神世界和意蕴空间,形成合力,像垫着厚棉花的拳头捶打着你的内心。同时,小说的大部分角色都有“边缘人”、“小人物”、“多余人”、“精神苦闷者”的特点。 市评协副主席郭海军的分析使陈继明深受启发,他直言自己从来没有梳理过所写的人物。这次文学?现场,让自己无意间发现了笔下角色的体系。“夹缝中的人物”是陈继明笔下的人物创作观,他解释说道:“所谓夹缝中的人物,就是我要写的人物先要有反语言的性质,即:无法用任何现成语言去概括。而我接下来写作的时候,恰好又在使用语言。反语言,和使用语言,就形成了一个夹缝。”选择写一个人物的时候,总是因为发现了人物的痛感。痛感是写作的出发点,也是实际动力;一个人物,如果找不到痛感,就很难写下去。 市评协副主席方守金说道:“在60后作家群里陈继明的实力应该比较有代表性的,而且来到广东之后的创作,更是成绩斐然,也显现出了一些新气象。”市评协副主席方守金以《陈万水名单》和《圣地》为例,阐述陈继明小说创作新气象。在《陈万水名单》中,陈继明用一个很恰当的方式还原历史时间,有血有肉地以在场的方式做审美呈现,缓缓地走入意蕴深处。但中篇小说《圣地》情节交叉纵横,结局又推翻了一切,让读者始料不及,这是陈继明小说创作的新追求和尝试。 市评协副主席方守金、郭海军与作家陈继明在持续两个多小时的现场讨论中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小说创作的问题,最后一致认为一个作家应有的道德良知、人性关怀,始终引导或驱策着他的写作。 珠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作为珠海市文艺评论的阵地,在发挥文艺枢纽作用的同时,也更好地引导文艺创作贴近现实,反映历史和社会变迁。珠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借助此次文学?现场活动,提高了协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辐射力,推动了珠海市文艺评论走出去,用笔墨书写广东,为广东省文艺评论注入新活力! 文章撰写:潘振华、刘语涵 文章编辑:潘振华 责任编辑:王洪琛、刘语涵 文艺评论前沿动态、专家精评; 珠海评协官方信息,会员之家。 长按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白癜风初期症状和图片
|